自主创新-米乐m6

全国咨询热线:800-868-4567

推荐产品

联系米乐m6

安徽博耐泵阀有限公司

销售电话:800-868-4567
0553-3911150
0553-3911160

图文传真:0553-4227798

定单查询:0553-2277114

技术服务:13955345252

米乐m6的售后服务:0553-2277223

企业邮箱:ahbonai@163.com

人气:4179 发表时间:2015-03-23

  安徽新闻网10月17日电 10月17日,合芜蚌"新特区"将正式起航.我省为何要建设合芜蚌"新特区"?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在建设"新特区",推进安徽自主创新,引领安徽经济发展中将有哪些措施,起到哪些作用?昨天,记者分别对三市进行了采访.


  合芜蚌探索"安徽方程式"


  近年来,安徽形成了以奇瑞轿车为代表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以合力叉车为代表的产品自主名牌创新,以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创新,以华东光电所为代表的军技民用创新,以中国科学院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战略前沿自主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初步走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然而尽管安徽在自主创新上有一些亮点,但辐射带动力还不强,盆景还没有形成风景",省委书记王金山曾表示,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虽然在全国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仅以一个城市为依托,带动示范作用有限,向上争取的难度很大;而皖江城市群虽然在中部崛起战略布局中有一定的影响,但又缺少一个有特色的定位和有效的抓手.


  今年年初,胡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在奇瑞曾讲过一句话:不管是在国际分工还是在国内合作上,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合作了也是个"小工".这句话体现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省长王三运强调,要尽快实现安徽的跨越和快速崛起,严格意义上讲,靠现有的经济基础,靠财力,从区位来讲,也不是太有优势.能够比一比的只有科技优势.最终只有依靠科技,赌注就在这上面.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是有效的路,是直路."


  因此,合芜蚌试验区正是站在更宽视野和更高起点上,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区域品牌."通过试验区的概念,把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和蚌埠、淮南等城市都装进去,比照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争取一个更加符合实际、更能整合资源的名份."1月22日,省长王三运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的这段讲话,为安徽省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描述出了轮廓.经过近半年的谋划及多方论证,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念.


  即将起航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意义所在,正是探索出一条"产业转移 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安徽方程式.


  ○三地动态


  合肥:打造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合肥将在安徽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合肥市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基本目标已确定: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将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到2012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肥将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打造资本市场合肥板块以及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等5个方面推进改革创新.


  合肥市表示,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合肥实行机构设置和人事配置扩大自主权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合肥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资产证券化试点.同时,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以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依托,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


  芜湖:瞄准全国"示范引领区"


  作为合芜蚌"新特区"中的重要组成城市,芜湖市决心以奇瑞精神打造这一全国性自主创新区域品牌,使芜湖成为全国自主创新领域的"示范引领区".


  无论是参与泛长三角分工,还是迎接长三角辐射,落脚点在于产业对接,而要实现无缝对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需要的平台.芜湖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金融创新扶持,重大项目支撑,配套改革保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未来五年,芜湖将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地,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蚌埠:明确创新主攻产业


  蚌埠在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奋力崛起的战略重点"的同时,明确和细化了创新的主攻产业,其中列入首位的便是加快发展工业重点产业.


  依照《方案》,在工业和重点产业上,蚌埠有传统优势.如在装备制造方面,发挥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技术优势,以安徽恒德、汉旭环保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3000套环保装备、1000套脱硫发电设备等项目,进一步提升蚌埠作为我省环保基地的地位;在整车制造方面,以北泰公司、天宝产业、华隆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年产15万辆新动力乘用车、2万辆专用车、1000台中低压消防车等项目建设,着力形成以乘用车为支撑,以特种车辆为补充的整车制造体系.


  另外,精细化工产业、光伏产业、生物质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五大产业,也因科技含量高、产业化规模大、自主研发能力强等优势,作为创新的主攻产业而被明确.

  博耐咨询客服  
热线:800-868-4567
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